首页 > 党群文化 > 创新论坛
参与高分子党支部科研能力建设交流会有感
作者:特纤事业部 王杰,日期:2016-01-25

  119日早上,高分子党支部邀请了郑文革研究员与支部全体党员分享和交流了如何建设科研能力。

  演讲以贫下中农为话题而展开,郑老师表明就像贫下中农要想变富有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省吃俭用和资金积累的过程,科研人员强大的科研能力也是需要常年的研究积累,不是一气呵成的。

  郑老师以身边事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家为例,以科研意识及科研方法为主线,形象且幽默地剖析了如何建设科研能力,我对此深有感触也学到了许多。

  一、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逐渐转变自己的科研意识,由大学填鸭式要我学的教育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求知模式。有些人看小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对历史地理的文化知识总是记不住,科研对某些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如果不够积极主动,又怎么能出成果呢?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科研充满好奇心,才能真真做好科研。

  二、课题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自己怎么做,旧课题未必不能出新东西。我想确实如此,无论什么课题,总是存在一定的科学问题。只要我们不抱着偏见的态度,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和研究,并且多与别人交流,持之以恒做下去,又何尝当心做不出东西呢?

  三、注重科研方法,积极思考并多和其它科研人员沟通。听领域大牛的几分钟演讲可能比自己阅读大量的文献能更有效地了解其研究背景和现状。注重掌握试验基础技能(实验操作、测试与数据处理),一篇高质量文章中制备的材料也许很多人都不能重复出来。

  四、研究生们不要盲目地相信权威。作为立志在学术界有所作为的研究生们,我们一定要有一颗质疑的心,切记麻木相信权威。施一公教授在国外求学期间,一次组会上就质疑了他大牛导师的公式推导,这种置疑的精神赋予了他更宽阔的思维,也促进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前进。日本一个电气公司的一名普通本科学历员工对化学毫不精通,却意外地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当时的学术界一致认为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是不可能用质谱法检测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见,秉着严谨、置疑的态度对待科研才能真正促进研究的进展,这也是我们科研人员应该拥有的科研品质。

    五、研究生们要自信,同时科研也要严谨。我们研究生们往往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相应进行了一些试验,有时候比导师在细节上了解的更多,对自己的研究一定要非常自信,要相信自己就是领域内的专家。对于试验研究要严谨,写科研论文更要严谨,论文中图、表和参考文献上的一些小错误往往会使文章降低一个档次。此外,论文中讨论部分是最体现科研人员水平的地方,有时精彩的讨论会使文章上升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