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和于谦祠有感
科研闲暇去绍兴游玩,几点感悟,记录下来。
我们在鲁迅故居前久久驻足,十几岁时对于鲁迅先生的定义是无数文章选入课本的白话文先生,其实我并看不懂那些狂人日记和呐喊什么的,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标杆,一个至高无上的人。当我们真的看到他的百草园,看到他的三味书屋,看到他弃医从文,一页一页书稿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面对山河凋敝,国破家亡的时候痛苦地思索,苦苦地寻觅,他在找自己,也在找祖国的出路。
无独有偶,当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之后,也是这样的感觉,我们不谈信仰,不谈理论,也讨厌那些单纯的洗脑。可是我们面对这些时代精英在青年时代对于自我的追求和民族出路的探寻所作出的艰苦努力时,却不能不肃然起敬。时代可以不同,民族背景可以不同,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相似的。我们在沈园看到的陆游,那份寻找与奋斗,亦从未变过,我想,唐婉之所以爱陆游,与这份豪情与才情是分不开的。
后来到了杭州,正如明朝那些事里说的一样,于谦祠里还是游人很少。我和正龙在于谦的坟冢前久久驻足,当年他是二甲的一百多名吧,可是那一年的状元又有谁记得呢。和大学班主任秦敬玉教授交流过很多次,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私心少一点,多做事,做有用的事。恩师教诲,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