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客打工经历收获
我们不开心,是搞错了常态与非常态。3、4、5月我去饭店打了个工。大一到大三,人在兴隆山,打工时间成本太高。大四考研和毕设,忙着感受毕业气息。因此,去当服务员的计划一直没有实施。3月的北京春暖花开,风一样的男子川哥和我骑行好远去五环外的首钢东门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打工序幕自此拉开。被人训斥和烫手就不说了,我觉得干过服务员的都经历过。期间一个比较独特的经历是卖里约大冒险的行李牌,虽然只有15元,但是想要让别人出钱还是不容易,虽然流程简单,我暂且称它为“微销售”。首先本着材料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我向客人简单介绍PU材质,吹牛其耐磨性能,之后拓展功能性,可以放公交卡;最后展现附加值,前面是里约大冒险,后面是必胜客的标志,展现纪念性。
别人对你说No是常态,说YES就要感谢人家了。卖完行李牌之后心态上自我认为上升了一个台阶。别人拒绝你,质疑你,看不起你,不给你机会才是常态;认可你,鼓励你不容易,要是还肯给你机会,简直是无比Nice。想清楚这一点,自己的毛顺了不少。
一个人是常态,有人陪不是常态。这里的一个人不是指单身,结婚后同床异梦的也并不少见,男女朋友那更是一种弱连接。人的一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从一段不太好的经历中懂得,再爱你的人,有些路,也只有你一个人去走。其实有时就算在一起,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心境也只有自己清楚。去厦门的动车上,我想着孤独的命题:人的一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亲人,亲情和爱情、友情只是无限制在靠近你的内心画圆,在几个切点带给你无比的温暖和安慰。有一些面积还是only you。此时的唐GG在我边上睡的香甜,大概他没想到我在想这么傻的问题。不过他朦胧的睡眼还是看到了我的泪珠,他问我,怎么哭了。我说:不告诉你。想清楚这一点,想想鸡汤哥刘同的“我的孤独虽败犹荣”,还蛮有味的。
别人对你漠不关心是常态,理解你可遇不可求。上半年的体会版本是别人说你不nice是常态。下半年修正了,因为我发现大家都在忙自己的,哪有空瞎操心。周围同事是闲言碎语大妈的除外。看清楚了这个常态,自己就活的轻松加愉快了,遇到同道中人,自然无需言语,大家携手一程,觉得彼此傻挺好的,至少相互之间都不知道,还能暗暗地站在三观至高点爽一番。现在越来越觉得,人各有活法,无需他话。
常态说完,记录一下卖牌子中实实在在的体会。小朋友们自然是我的一大客户群,因此得益于此,看到了很多家长的反应。要说去必胜客吃饭的,不是中产也至少是伪中产,15块钱应该是个小钱。有的家长态度生硬,直接拒绝;有的家长大方爽快,买;有的家长温柔有礼,先问宝宝要不要,从小培养独立意识。大方和非大方与穿着打扮无关,背着LV斤斤计较的也不少。说一个最感动和一个最认可的。最感动的是一个妈妈对待有病的儿子。因为打工的必胜客紧靠北京301医院,有一天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和妈妈一起来吃饭,妈妈主动问我手里的是什么?买给孩子希望孩子开心。最认可的:宝宝有自己的“积蓄”,妈妈承诺给她的牌牌支付5元,剩下的10元从宝宝的“积蓄“中支付。妈妈说:我是妈妈,饭钱我来付,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买它?买来要做什么呢?如果就是因为喜欢,那你就要自己支付一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