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助航中国梦
1955年,遭受了5年囚禁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中国。回国后的第二年,他牵头成立航空工业委员会,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随后相继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参与制定了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的试验,这些进展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都是不可企望的惊喜。钱学森用他在航空领域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钱学森之所以最终能够回到祖国,一方面是他本身怀有深深的爱国之情,另一面是周恩来与美国之间不肯放弃的谈判。在钱老的坚持和周总理的努力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都看到了科技实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是啊,回顾中国的复兴之路,从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结束了百年来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到中国第一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的创造,那个在一百七十年前因为没有坚船利炮而沦陷的中国终于一步步重新挺直了腰板。中国的复兴之路即为强国之路,强国的梦想即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没有像钱学森先生那样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我才刚刚迈进科研的大门,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上才刚刚有了一点起色。我不能像钱老那样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也从没想过有一天祖国会因为我的成就而让世界瞩目,我的梦想只是自己做的东西在未来会被人们认可和使用。科技成果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日益明显。如果说进入太空和潜入深海离我们太过遥远和抽象,那么就在我们的周围: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缩短了出行的时间、地铁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手机的更新换代等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娱乐方式、环保墙环保地板等等产品的出现使得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不再是纸上谈兵,我希望我的产品能够成为众多成果中的一个,使人们的生活更健康更舒心。
每一项成功的背后都是数不清的付出,我始终记得那八个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八个字与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句当年周成王训诫群臣时时说的话,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警诫之言。一方面不能甘于现状,作为学生不能仅以能够毕业为目标,要勇于突破,要有自己的想法,有多大的理想就会有多大的前进动力。另一方面要踏实肯干,不惧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挫折。老师说的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也许科研并非我们一辈子会去做的事情,但应尽力让正在做的变得有意义,说不准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的细流就会汇聚成一片明亮的海洋,助梦想的船驶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