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新能源所“研之有理”系列座谈会拉开帷幕

发布:2016-12-21

点赞:

字号: 打印:

  20161216日下午,新能源所“研之有理”系列座谈会第一期“研之有的”在科研楼ME60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多位优秀师兄分享读研的宝贵经验。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能够激励每个参会者制定目标并为之奋斗。 

  新能源所研究生分会学术部付杨明首先简单介绍了“研之有理”系列座谈会的开展目的及形式。 

  来自王德宇研究员团队的毕玉敬分享了自己的出国经验。毕玉敬师兄是与西安大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已经完成了毕业答辩,前不久刚从加拿大回来,正好借这次机会,以“读博漫谈”为主题分享一些他的博士生活。结合自身准备出国的过程,毕玉敬师兄从为什么出去;出去多久;准备英语;联系外方导师;申请资助;办理签证6个方面作了简单的介绍。他对英语准备和获取科研灵感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多听、多说、多想、多写”。在互动环节,毕玉敬师兄解答了关于CSC资助对在外求学时间限制的问题。 

  接着,来自叶继春研究员团队的何坚师兄,以“文献检索与阅读”为主题,分享个人经验。他介绍了Web of Science,谷歌学术,和跟踪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的一系列方法。Web of Science一般比期刊滞后2-3个月;谷歌学术搜索到的是最新的,但量大面广,筛选起来比较费时间;当对一个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最适合的方式是跟踪最新进展。何坚师兄从跟踪课题组进展和跟踪top期刊的最新文章推送两个方面做了介绍。对于文献阅读,他认为大部分文章不需要精读,只需看看摘要跟图表即可。对于如何发好文章,他认为在设计实验之初,就应该对文章档次有个定位,而不是最后拼数据、写文章,再看看适合投什么档次的期刊。 

  之后,来自方俊锋研究员团队的刘小辉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刘小辉师兄从自己的课题讲起,自己的课题碰到过那些困难,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讲解一个个课题的实际例子,让初入实验室的我们体会到“科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此外,刘小辉师兄也谈了一些自己在研究所工作的感想,要与导师及课题组的人员建立密切的关系、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自己的执行力,同时也要劳逸结合。他说:“多为课题组奉献一点意味着可能会做一些与科研无直接关系的事,但是这些事锻炼着自己做事的能力。只要勤于总结,这样的经历终会转变成自己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的中途,谌春林副研究员也加入了进来。他想多听听学生们的分享,想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想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当有人抱怨研究所的生活比较枯燥与累时,谌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说,研究所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地方;课题来源不一样,定位不一样;不仅仅是学生,研究所的老师也很拼;既来之,则安之。他鼓励同学们以年轻人的勇气朝气锐气拥抱研究所的生活,融入到课题组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付杨明进行了总结:三位师兄都是新能源所的典型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期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活动现场

 

  小资料:

  “研之有理”系列座谈会是新能源所研究生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交流活动。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主要采取座谈会的形式。每一期都会选定一个特定的主题,邀请相关方面优秀学生、员工、老师代表,分享一些宝贵的经验或是独到的见解。    

  (新能源所研究生分会新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