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彭军博士来访宁波材料所
9月10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彭军博士应邀来访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并作了题为“Surface Passiv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High Open Circuit Voltage:A Strategy to Obtain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Sillicon Tandems”的报告,宁波材料所40余名师生到场听取了报告。
报告中,彭军着重和大家讨论了界面钝化相关问题。首先,彭军讨论了铟离子掺杂TiO2对In-TiO2电子传输层的导电性、功函数、及缺陷含量的影响,以及In-TiO2电子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并且在钙钛矿/In-TiO2电子传输层的界面引入超薄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PCBM(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钝化层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影响。接下来,彭军介绍了如何在钙钛矿/Spiro空穴传输层界面引入超薄PMMA钝化层,构造双层PMMA钝化,成功实现1.22V开路电压、约21%转换效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他通过稳态PL imaging、TPRL和TA表征证实PMMA钝化能有效地减少钙钛矿电池的界面缺陷所诱发的非辐射复合,进而提高钙钛矿器件的开路电压;通过使用FTIR和NMR对钙钛矿和PMMA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及DFT计算表明,PMMA上的羰基基团对钙钛矿界面处未成键Pb2+离子有非常好的钝化作用。他的这项工作系统地阐明了PMMA钝化的工作机理,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双界面钝化在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报告结尾,彭军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钙钛矿课题组今年来在钙钛矿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领域的进展,并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和交流。
彭军,博士,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2015-2018年);2018年4月起,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学院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研发,界面钝化接触及器件物理等方向。已在EES,AEM,Science Advance,Joule,AFM,ACS Energy Let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篇(citation>1500,h-index:20)并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如PSCO conference)上做口头汇报。
报告现场
(新能源所 黄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