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宁波材料所海洋能源材料与装备服役安全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

发布:2025-04-21

点赞:

字号: 打印:

4月8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全球四大能源管道会议之一,本届会议以“绿色、智能、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33国3500余名代表参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携多项前沿成果参会。

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程玉峰研究员在主论坛作题为“输氢管道氢脆的理论本质与工程意义”的报告,系统阐释高压氢气环境下氢脆发生的理论基础,指出现行变形-断裂-疲劳测试技术评估气相氢脆敏感性的局限性,呼吁国际学界集中攻关“气相氢脆敏感性评估方法、管线钢氢致裂纹引发的应力-氢门槛条件、在役管道氢脆发生的时间效应”三大技术难题。

随后,程玉峰院士在CIPC会议分论坛作题为“能源转型中的氢能与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的报告,分析国际氢/二氧化碳管道发展现状,强调大规模管输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倡导通过全球产学研合作突破材料技术壁垒。会议期间,程玉峰院士被国家管网集团授予“卓越贡献奖”,表彰其在能源管道应用基础研究、理论创新及国际平台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

在青年论坛环节,宁波材料所卢泓方研究员展示了海洋能源材料与装备服役安全团队与港华燃气、卓裕检测合作研发的“车载激光与生物嗅探协同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该技术融合高精度激光遥感与训练嗅探犬,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4000公里燃气管道试点中实现精准泄漏定位,验证了其高效可靠性。

通过本次会议,宁波材料所展现了在能源储运领域的研发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未来研究所将持续深化氢能与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管道技术攻关,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在新型能源安全体系建设中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程玉峰院士做大会报告

程玉峰院士被授予“卓越贡献奖”

(海洋能源材料与装备服役安全团队 卢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