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顶天立地闯新路——崔平和宁波材料所科研团队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纪实
2013年底,全国首条百吨特种纤维生产线在宁波投产,国内首辆碳纤维复合材料奇瑞汽车样车研制成功,开启了碳纤维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大门。
2013年底,年产300吨石墨烯生产线在宁波建成,这是全球首条石墨烯产业化生产线,催生了有着巨大市场前景的新产业。
2010年初,大豆基木材胶黏剂技术在宁波问世,掀起了国内板材无甲醛的绿色革命。
2010年初,稀土永磁辐向环的产业化示范线在宁波通过国家验收,从此告别进口依赖。
……
伴随着这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一家家新型高科技企业的诞生,一个个新产业市场大门的打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在国内外声名鹊起。所长崔平和她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的创新实践,频频获得政府、企业和同行的好评。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作为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构建了一个高新技术发展的好模式,闯出了一条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新路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实地考察后这样赞誉。
“非常了不起,你们的基础研究转化和商业化很有成效,创新过程管理很有特色。”两个多月前,在与登门拜访的崔平等科研人员交流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科技顾问、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蒂斯·卡森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强国使命高于一切
2004年春天,47岁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崔平领到了一项新任务:全面负责宁波材料所的筹建工作。
这是一个由中科院、浙江省和宁波市三方以“院地合作”模式共建的新型科研机构,旨在探寻出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白手起家创办这样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这对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女科学家崔平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面对难以想像的困难,崔平和同时调来宁波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副所长严庆,义无反顾地一起开始了在一张“白纸”上创办宁波材料所的艰辛历程。
创业初期,时间紧、人手少,身为科学家的崔平,忙得像肩负多项重任的“总经理”。她打破常规,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率领团队克难攻坚,协调各方关系,排解各种矛盾。无论是选址、基建,还是科研规划布局、人才引进,乃至科研设备采购、科技合作商谈,每个环节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她精打细算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没地方办公,就在宁波大学一个招待所里租最便宜的房间,既作办公室,又当宿舍。没地方吃饭,就在学校学生食堂或企业职工食堂搭伙。宁波材料所一期基建4.8万平方米,预算1.5亿元,工程决算时省下1500万元,这在政府类投资项目中很少见。
艰苦的创业条件丝毫没有动摇崔平高起点建所的决心。她和团队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来定位宁波材料所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通过全球高端人才本土创新、全球高端技术本土集成,开辟一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新通道,把宁波材料所打造成为新技术的摇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新工业的发源地。
然而,走这样的创新之路,势必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新通道,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转化效率,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国家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至今仅为10%左右,发达国家为40%。即使是美国,也把横亘在基础研究发明发现和产业化商品化之间的鸿沟,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日本则把发明成果进入转化期喻为“噩梦时代”。
尽管这是一条出力不讨好、失败概率高于成功概率的险路,崔平和她的团队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这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之路,“科研水平再高再顶尖,但如果成果不能转化、服务经济发展,科技强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伴随着崔平马不停蹄地向海内外同行推介宁波材料所办所理念,留美博士刘兆平、朱锦、韩伟强、刘升高、姚强,留学德国的闫阿儒,丹麦国家实验室的王蔚国、许高杰,留日博士李润伟,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杨桂林等众多海内外科技英才,放弃了原来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纷纷来到宁波,与崔平一起踏上了这条创业路。
“科学可以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早日把我多年研究的技术变成属于中国的大产业!”拥有丹麦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终身职位的王蔚国,正是看中了宁波材料所这一创业创新平台,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其他什么都没有,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从德国归来的磁材专家闫阿儒至今还惦念着“搭棚子搞科研”的那段难忘经历。他毅然选择了留在“磁都”宁波,“因为这里磁材企业多,科技报国的舞台大!”
已拿到美国绿卡的朱锦博士,早些年曾到北方某高校报效桑梓,苦于研究成果对接不了产业又回了美国,得知正在筹建中的宁波材料所办所理念后,再度选择返回祖国,成为宁波材料所科研带头人,仅用了半年多时间,攻克了大豆基木材胶黏剂技术产业化难题。他说:“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到产业最集中和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方去”。
倾力构筑人才高地
2013年12月11日,美国硅谷。宁波材料所的两场招聘会分外热闹,每场近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慕名而来、济济一堂,与崔平率领的招聘团队展开了数小时的热烈交流。
与7年前相比,崔平的感受是“冰火两重天”。第一次赴美国,一边做报告,一边招人才。一个5000多人的全球性大会,几十个分会场遍布好几个宾馆。她拉着几十公斤重的宣传册,穿梭在不同的会场摆放分发,可是问津者寥寥。
崔平并没有气馁。她深知,没有一支符合宁波材料所发展定位、认可宁波材料所建设理念的人才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崔平率领招聘团队四面出击,开展全球“相马”大行动:除了在世界有影响的网站、顶级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刊登人才招聘广告,组团赴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人才招聘会,还“借助大师、物色大腕”,“深入内部、寻找目标”,“以才引才、磁场效应”,“三顾茅庐、真情打动”……反正该用的“招”都用了。光是海外高端人才招聘会,崔平组织或参与的就有百余场,与海外千余名人才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洽谈;近两年进国内高校举办校园人才招聘活动达7次;宁波材料所人才招聘渠道拓宽到17个,连美国硅谷都设立了人才联络处。崔平敏感的“伯乐”神经,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捕捉到“千里马”的细节。
一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工作,同桌就餐的一位院士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夸奖李卫研究员的话。崔平听到后心中暗喜,此后紧盯李卫不放。第一次登门造访,这位国内磁材领域的领军人物婉言谢绝加盟宁波材料所;再拜访又遭婉拒……短短两个月时间,崔平四次进京、四顾茅庐,终于感动李卫,他出任宁波材料所磁性材料事业部主任,成了磁材领域奠基人与领头人。
找到“千里马”,更要赛出“千里马”,留住“千里马”。崔平和班子成员在这方面同样使出了浑身解数:为各个层面的人才量身打造使用、培养平台;所领导和所里六大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人才服务职责,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从主攻方向确定、信息咨询、产业需求和知识产权分析,到制订项目计划,资金、人员、实验设备和场地配置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先后建立创新团队50余个,创建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和首批省市院士工作站,硕、博研究生培养点发展到17个。
宁波材料所还不拘一格用人才,通过给人才压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磨砺,增强才干。留美博士范欣愉来到宁波材料所时年仅30岁。宁波材料所不论资排辈,委任他担任复合材料团队负责人,承担中科院复合材料行动重大研究计划。一年半后,凭借出色业绩,范欣愉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为了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宁波材料所特意成立“安心办”,帮助人才解除住房、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托入学等后顾之忧,还为未成家的人才当“红娘”。
引进、使用、培养和服务“四轮齐转”,引发了强大的磁场效应。建所近十年来,宁波材料所云集了80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院士1位,海外高层次人才200余位,形成了旗舰帅才、科技将才、春蕾青年人才等多层面科研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架构;引进的顶尖人才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发达国家大公司,学术背景和工程背景兼备。
加拿大“两院”院士、多伦多大学微孔塑料制造实验室主任切尔·帕克教授,日本东北大学原校长、日本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井上明久教授,德国马尔堡大学诺伯特·汉普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的盖尔·沃斯查克教授等12位国际顶尖专家,先后成为宁波材料所的特聘研究员;美国密西根大学潘晓晴教授,路易斯安那大学张坚地教授,布鲁克哈文国家实验室朱溢眉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丁军、吴义宏教授等一大批活跃在国际科技界的华裔知名学者,相继被聘为宁波材料所的客座研究员。他们把后起之秀宁波材料所与国际科技前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人才高地的建立,为宁波材料所进军技术高地、产业高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立足产业勇攀高峰
打造技术高地,同样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根据宁波材料所“顶天立地”的发展定位,科研规划布局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又要紧贴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其成果能够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没有明确的应用前景是不能立项的。
要做到既“顶天”又“立地”,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崔平和宁波材料所科研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一面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与其联手展开市场调研,跑企业、发问卷、找需求,了解我国企业的问题所在、需求所在;一面马不停蹄地走访世界500强企业、知名科研机构,与全球顶尖科学家交流,和美国的波音及通用电子、德国博世、韩国LG等跨国公司建立紧密技术合作,多渠道掌握第一手世界科技前沿的项目和人才信息……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宁波材料所科研规划布局渐渐清晰起来: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人口健康四大领域,向磁性材料、复合材料、燃料电池、精密机械、医疗工程等20多个方向拓展;构建起了开展原始创新和前瞻性研究的创新平台、研发重要产品与成套技术的工程化平台、作为支撑服务模块的技术服务平台。
为了确保引进的高端人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也符合“顶天立地”的要求,宁波材料所建立了科技界、政府界、企业界“三方联合评审制度”,邀请相关领域的科学界专家、行业一线企业家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专家,共同参与判断项目的产业前景和相关人才的科研能力。
“摸着石头过河”,难免险象环生。宁波材料所曾有个花大钱研发成功的高端技术项目,转让时一直洽谈到第33家企业,历经1年多时间,才成功签约转让合同。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风险、困难,崔平和宁波材料所科研团队没有退缩,一旦认准了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
6年前,刘兆平研究员来所里答辩时提出石墨烯材料研究计划。当时,石墨烯到底为何物,有何用,需要多少投入才能有成果?人们知之甚少,所领导心中也没底。当多方论证确认这个项目有巨大应用前景后,宁波材料所果断决定冒这个风险,以团队计划引进刘兆平,大投入对这个项目进行攻关。
苦战3年,刘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攻克了石墨烯低成本制备技术难关,创下了转让合同2.16亿元的全所新纪录,前景广阔的市场大门,也随着近日系列“甬产”石墨烯新产品的发布而徐徐打开。
2010年初,碳纤维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成功后,宁波材料所立即部署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范欣愉团队两年攻关,成功地把4至8小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时间削减到10分钟以内,破解了碳纤维商用民用的瓶颈,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业、健身器材等新兴产业领域奠定了基础。
薛群基院士领衔的海洋防护涂层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不仅开发出了可提高海洋装备服役寿命一倍以上的高性能防腐涂层材料,还开发出了一种亲油疏水海绵,它只吸油不吸水,能够选择性地将吸附上来的油牢牢“锁住”,而且经过简单处理后海绵还可重复使用。
王蔚国带领的团队6年攻关,接连完成了4个科技部攻关项目。他们研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大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将催生新型可分布式发电系统和新兴产业。
360相机、聚乳酸/淀粉全生物基可降解复合材料、微量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材料、核电包装材料、新型LED荧光节能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直驱电机控制与制造技术、新一代化工催化材料等一枚枚高科技“金蛋”的产生,一个个技术平台的搭建,一批批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涌现,使宁波材料所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高地。
十年间,宁波材料所承担了几百项国家科技支撑、863、973等重要科研项目,获竞争性科研经费十多亿元,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千余项、国际专利近50项。
“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科研论文应更多地写在转化中,写在生产线上。”这是崔平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种形象说法。在她的力主下,宁波材料所一直致力打通“研究→成果→产品→市场→产业竞争优势”全价值链转化的新通道。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打造这样一条环环紧扣、贯为一体的新通道,越到最后阶段,难度就越大。特别是谁来投资接纳新技术新发明就面临“国有大型企业不屑投,民营企业不敢投”的大难题。
面对一道道鸿沟,崔平和科研人员创新破难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歇。
“让科研机构与企业有效‘化合’而不是简单‘混合’。”秉承这样的新理念,崔平和宁波材料所科研团队主动“接地气”,走出实验室高楼,走进企业车间,深入生产第一线。
在一次次“接地气”中,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的路越来越宽广。
———与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依托宁波材料所多种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建70多个技术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建立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制度,150多名科技特派员先后进驻企业,了解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建立常态化互访制度,及时了解企业与政府重大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
———为企业提供技术测试、培训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成功申报各级各类项目60多个,接受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171个。
……
“在宁波材料所的重大科研成果转让中,实验室试验、小试、中试仅仅只是前奏,还需要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帮助设计好生产车间、选择好设备、建起生产线,直到大规模生产后产品走向市场,技术转让才能真正成功。”宁波家联塑料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熊对宁波材料所赞不绝口。
朱锦研究员花了6个月时间潜心扑在流水线上钻研,促成“玉米塑料”生产线建成只一个月就接到700多万元的国外订单。刘小青作为大豆胶项目技术骨干,带领一批科研人员以全职身份到承接项目的中科八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挂职,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3年之后,大豆基木材胶黏剂完成商业化生产,赢得国内地板行业龙头企业的订单,并突破美国的贸易壁垒。
“没有宁波材料所的持续支持,仅凭我们自身薄弱的科研力量,再好的项目也可能会‘夭折’在我们手里。”这是中科八益董事长徐益忠发自肺腑的感慨。
科技成果全价值链转化通道的逐步形成,尤其是这种“连人才带成果一起‘嫁’,‘扶上马,送一程’,扶持企业走完‘最后一公里’”模式的推出,使甬城不少企业对宁波材料所的科研成果,从当初的怀疑、观望,渐渐转向积极主动争取。
这些年来,宁波材料所先后已有16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移转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耐热聚乳酸研发、金刚石研发技术、润滑油添加剂研发、高性能氧化锌基溅射靶材技术等一批产业化项目与企业达成了协议;先后与300余家企业开展了合作,通过集成创新、成果转移、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新增产值50多亿元,还为一些企业打开了市场前景为十亿元、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级的新产业大门。
“引进一位人才,带领一支团队,产出一批技术,引领支撑一批产业”。宁波材料所如今已形成了人才队伍链———技术创新链———产业转化链良性发展态势。然而,崔平和她的科研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借鉴硅谷和以色列的先进研发及投资创业模式,打造“新材料初创产业园”,把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变为产业高地,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
成功属于“顶天立地”闯新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