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今日镇海】宁波材料所海水淡化取得突破 立体“植物”7小时绿色提纯成人1天饮水量

发布:2019-09-04

点赞:

字号: 打印:

图为宁波材料所打造的立体植物,黑色的是聚吡咯棉布

  本报讯(记者张超梁 武亚东 通讯员高晓静)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陈涛和他的团队在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海水淡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传统海水淡化往往需要高能量消耗。我们更需要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海水淡化方法。”团队成员肖鹏博士表示。通过在棉织物表面可控的氧化聚合吡咯单体,该团队制备得到一种低价、大面积、具有机械稳定性、可洗涤与可缝制的聚吡咯棉布,可用于平面方式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效率提升3.5倍,且成本低至2美元/平方米。

  受植物吸水、蒸腾行为与多级结构启发,结合聚吡咯棉布特有的可裁剪性、可缝制性,该团队打造出具有多级结构的立体“植物”,可实现像绿色植物那样多枚叶片同时光热蒸发。

  在一个太阳光照强度的实验环境中,1平方米立体“植物”每小时最高可淡化海水3.37千克。在多云天气的户外实验中,1平方米立体“植物”7小时可海水淡化5.39千克,水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可满足1个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需求。

  此外,立体“植物”还具备强排盐性能,可将积聚的盐通过聚吡咯棉布中毛细通道扩散至海水中,确保长期稳定的海水淡化功能。

  “借力这一光热蒸发器,甚至可从沙子等固体基质中,提纯海水或其他不可饮用的水。这显示出立体‘植物’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潜力。”肖鹏说。

  (原文发布于2019年9月3日《今日镇海》第1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zhxww.net/html/2019-09/03/content_1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