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刘延东视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发布:2010-07-19

点赞:

字号: 打印:

2010年7月17日下午,在宁波开展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程视察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来所视察的还有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等。

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首先向刘延东介绍了研究所的建设背景、使命、目标和发展历程。她说,宁波材料所建设6年多来,始终坚持自己的历史使命,致力于把国际最前沿的科技和最高端的技术与经济发展最活跃、需求最强劲的长三角产业有效的结合,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致力于工程化和成套技术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在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得到了中科院、地方政府、产业界的赞赏和认可,目前正在全面开展二期工程——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筹)的建设工作。未来的宁波工研院将包括材料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形成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模块,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为牵引、以重要产品与成套技术研发为目标的工程化模块,为社会企业提供支持服务模块,为创新活动提供高效服务的管理模块,并与高等院校在人员互派、联合培养研究生、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实验室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计划用3-5年时间,努力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组织。

听取汇报后,刘延东参观了特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部分科研成果展示,细心倾听科研人员对成果的介绍,并不时地与科研人员亲切攀谈交流,了解情况。

随后,刘延东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说,听了你们的介绍,看了几年的成绩,感到非常振奋。你们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加大对科学研究的重点研究力度,不仅出了成果,而且使成果进行了转化,又推动了它的产业化,这些做法很好。中科院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的中心地带浙江、宁波建所,选择是很有意义的。你们作为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扎根宁波,立足浙江、辐射中国,瞄准世界前沿,把中科院科技人才的优势和科研资源的优势,和“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模式,闯出了一条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新路子。她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从全球各地来到材料所艰苦创业的全体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表示敬意、问候和感谢。

刘延东说,在前不久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科技是我们国家未来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的口号。国家的振兴,核心在科技,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五十年代,我们就曾提出“向科学进军”,现在中央提出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也就是要向世界的科技高峰攀登。她希望材料所的同志们继续努力,肩负起历史的责任,肩负起我中华民族振兴、复兴的历史责任。你们作为科技国家队,一是要更好地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发挥你们的人才优势、知识积累优势、设备设施优势,在长三角这个最具活力的地方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更好更快地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二是要在为国家为科学做贡献的同时,探索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的体制和机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壁垒、部门封锁,把我们的智慧、力量集中起来,走你们提出的“政-研-产-学-用”之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在向科技高峰攀登过程中,改革不适应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汇聚人才。科学事业如果没有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不可能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是我们国家未来现代化的一个根本的路径。我们科研要出成果,也必须要汇集优秀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我们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后刘延东深情地勉励大家说,你们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像当年的钱老一样回国来创业,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你们所做的贡献将来一定会写在我们共和国光荣的历史上。

刘延东作重要讲话

听取崔平所长汇报

参观国家工程实验室

听取科研成果汇报

与薛群基院士亲切握手

与科研人员亲切握手

                                   (撰稿: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