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团委组织研究所全体团员观看了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家实力的盛典,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当日上午,阅微楼的报告厅里坐满了前来观看直播的团员青年,大家目光坚定,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阅兵仪式,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他们这样说:
当战机的呼啸划破长空,当装甲战车的履带碾过长安街,当三军将士的步伐震彻云霄,我在屏幕前感受到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涌动。作为一名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工作的研究生,阅兵式上每一阵引擎的轰鸣于我而言都别具深意。这场展示祖国军事力量的盛大阅兵,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誓。
这场阅兵对我而言,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技术发展的现场观摩。它激励着我们继续为祖国空天领域科研事业、为打造更强健的“中国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研究生第一团支部 雷颖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自豪。阅兵场上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厘,他们不仅是新时代军人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缩影。即使无法身临其境,我们也可以在大屏小屏前与数万同胞们共享同样的心情。这份自豪感,源于国家不再蒙辱、人民不再蒙难、文明不再蒙尘的确定感。在铿锵的步履之间,有一种安全感和确定感在心中腾起——这是百年奋斗的答卷,更是万家灯火的守护。
———研究生第三团支部 马英雪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或许无需亲赴战场,但爱国与奋斗的使命从未褪色。从科研攻关到乡村振兴,从文化传承到国际交往,每一个岗位都是“战场”,每一次努力都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这场阅兵激励我们:个人的理想唯有融入国家命运方能熠熠生辉,民族的未来唯有依靠代代奋斗方能永续辉煌。
——研究生第五团支部 张政
观看大会和阅兵仪式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抗战胜利的艰辛和我国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回首往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敌强我弱的艰难局面下,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既不能忘记历史的伤痛,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撑,我们应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守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宁。
——研究生第六团支部 谢远宏
这场阅兵既是一场国家典礼,也是一次国民教育,更带给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份最直观、最踏实的“获得感”和“安全感”。阅兵结束后,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的旋律仍在耳畔回荡。那整齐的步伐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那轰鸣的引擎是对未来和平的承诺。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前湾园区研究生团支部 翟心如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观看阅兵仪式后,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振奋,思绪也久久难以平静。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这些军人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而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我更是深感自豪。从高性能的战机到先进的导弹系统,每一件装备都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强大实力。我深知这些成果背后蕴含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这也激励着我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中,要不断追求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慈溪园区研究生团支部 彭邹君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是新时代中国军人对历史的回应,对和平的守护。我与研究所全体党员团员一同观看了庄严的九三阅兵仪式,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基层教育管理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学习好传承好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将其转化为工作学习的强大动力,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职工团支部 张楠
青年集中收看九三阅兵
(团委整理)
觉得好,点个赞吧!